算清生态保护的“政治账”“民生账”“经济账” ——桑植县“刮骨疗毒”开展矿涌废水治理
2022-10-23 09:09:20          来源: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桑植分局 | 编辑:李卿瑶 | 作者:向左军 罗良波          浏览量:9327

桑植融媒10月23日讯(通讯员 向左军 罗良波 )桑植资源丰富,系全国500个资源富县之一,全县已发现矿产40种,探明27种,主要矿产有天然气、铁、煤、硅石等,其中煤炭1.4亿吨,石煤8亿吨。煤炭一度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桑植县原有煤矿21对矿井,近几年来,受煤炭市场价格影响,煤矿企业效益每况愈下,安全生产风险日益加大。为此,该县将加快煤炭企业的调整转型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取得明显成效,自2014年以来全县共淘汰落后小煤矿15对,其中乡镇煤矿9对井,国有煤矿4家6对井,2014年关闭天子山煤矿、玉京煤矿2对国有煤矿矿井,2015年关闭张家界市新街煤矿南岔井,2016年关闭张家界市分水岭煤矿小溪矿井和仗古山矿井、张家界市新街煤矿耳洞坪矿井,随着2021年团结煤矿、益民煤矿的关闭,全县彻底退出百年煤炭生产历史。在顺利关闭的同时,新型绿色GDP在桑植这片红土地上悄然聚集,关出安全、关出生态、关出经济的关闭之路取得了多赢。矿井关闭后也遗留了较多环境问题,矿涌废水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为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决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重要指示,落实“洞庭清波”专项整治和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工作要求,桑植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破釜沉舟”的勇气,狠下决心开展矿涌废水治理。

领导重视 生态治理面前毫不犹豫

2017年,桑植县煤矿废水治理被列上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长任副总指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执行组长,环保、安监、财政、国土、农业、建设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6年来,先后召开12次县委常委会议、20次县政府常务会议、8次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矿涌废水治理工作。在治理桑植县团结煤矿、张家界市分水岭煤矿小溪矿井和仗古山矿井废水时,时任县委书记多次开会研究,县长亲自深入污水厂建设点定点选址并召开县长办公会研究建设工作重大问题,分管副县长则实行旬巡查、周跟踪、日调度,自2017年7月开工,在县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仅3个月时间,投资750万元的团结煤矿污水处理厂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2018年11月,投资680万元的分水岭煤矿小溪矿井污水处理厂竣工验收投入使用,2020年12月,投资650万元的张家界市新街煤矿南岔平硐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

科学施策精准组织开展矿涌治理

5家废水处理厂的建成,河水变清了,生态恢复了,群众点赞了,随之而来的是高成本运行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矿涌水污染问题,实现彻底治废与低成本运行双赢,2021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唯生态是发展,宁要生态绿色,不惜囊中羞涩,县委书记曹飞组织各部门负责同志召开现场办公会,从思想上找准突破口,要求在矿涌水治理上因地制宜,勇于创新,探索出了适合桑植县最优解决方案。针对这6个严重污染的废弃煤矿,桑植县应急局和环保局组织省煤科院和省环科院专家深入现场、井下实地勘察,科学论证,对每个煤矿矿涌水问题进行精准定位,实施“一矿一策”、源头优先、分类治理方案。对矿涌水量大、污染范围广、运行成本高的团结、小溪、南岔、芦塘湾等4家关闭煤矿,探索并实施矿涌水源头治理工程。对于矿涌废水量小、运行费用低、封堵难度较大的王家湾煤矿和梭罗溪煤矿,建设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通过水文地质和开采情况分析,找准矿井水的主要构成和来源,在矿涌水主巷道的隔水层层位实施防水闸墙,将矿涌废水和顶板岩溶裂隙水进行分隔,将高浓度的矿井水封堵在采空区内,干净的岩溶裂隙水依然可以正常排出用于生产生活。2021年12月,投资1000余万元的梭罗溪煤矿、王家湾煤矿2家煤矿废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2021年5月,团结煤矿正式进行涌水封堵施工,7月25日正式关闸堵水,污水处理厂停止运行。2022年4月,小溪煤矿正式进行涌水封堵施工,7月20日正式关闸堵水,污水处理厂停止运行。2022年3月,南岔矿井正式进行涌水封堵施工,5月26日正式关闸堵水。2022年5月,芦塘湾煤矿正式进行涌水封堵施工,7月5日正式关闸堵水。至此,投资1318万元的桑植县废水矿井废水治理工程措施全部到位。

持续监测  确保废水治理效果

针对已治理的矿井涌水点,落实专人开展常态化监测,实时掌握周边水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监测数据和突发状况,及时上报主管部门,确保废水达标排放,消除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每家煤矿的封堵设置了3-4个观测点对涌水情况进行检测,1-2个月检测1次,观测期为一年。目前,团结煤矿观测已达一年多,经检测无异常;小溪煤矿、南岔矿井、芦塘湾煤矿3家封堵工程已观测近3个月,所有观测点涌水排放水质pH酸碱度、悬浮物、硫酸盐、铁、锰、砷等重金属各项检测指标均达标。

低耗高能 构建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矿涌水源头治理工程实施后,实现了封堵位置100%的矿涌水封堵效果,通过水封和防水闸墙切断了矿井的主要进风通道,恢复了矿井井下的还原性环境,为矿井水中硫酸盐还原自我净化和金属离子的矿化创造了天然环境。通过定期对周边地表和地下水的监测,没有发现新的污染点,显示矿涌水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源头治理工程不需要后期废水处理和运行,从根本上解决了矿涌水污染问题,为桑植县节省了大量的运行资金,4个矿井实施源头治理工程后,每年可为桑植县节约污水处理运行费用达1200万元。项目的实施对桑植县水系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大改善了下游溪流的水生态环境,对促进桑植县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审:秦福  二审:杨明  三审:吴明波)

责编:李卿瑶

来源: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桑植分局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